今年暑假,由南昌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及优秀学生组成的红色卫生文化实践团,通过专题教学、实地参观、情景体验、志愿服务等形式,赴贵州开展以“点亮红医坐标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的红色卫生文化实践活动。

该活动学校连续3年开展,分赴江西、福建、贵州,跨越5000余公里追寻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历程,通过“实景讲述+史料呈现+云端播放+红色影视”等联动形式,积极探索立体生动、共情共鸣、共行共享的“大思政课堂”,推动红医文化融入思政育人全过程。
在中共桐梓县委党校娄山关教学基地,实践团学员聆听《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四渡赤水:运动战的光辉典范》等专题授课,进一步增强对中国革命历史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红军山烈士陵园内,实践团整齐列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聆听“红军菩萨”——卫生员龙思泉为救群众牺牲的感人事迹。当听到这位年仅18岁的卫生员在救治百姓后不幸牺牲,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为他立像祭奠的事迹时,学员们无不动容。连续3年参加研学活动的22级中医学学生王禄说:“聆听了很多红医先辈的感人事迹,学习了他们政治坚定、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红医精神,我们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必将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我们这代人的最好成绩。”
在苟坝会议会址,学员重走毛泽东同志手提马灯夜访周恩来的“真理小道”。“这盏马灯,不仅照亮革命前路,也照亮我们医者的初心。”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胡俊琳表示。
四渡赤水纪念馆中,战场救护场景的再现让学员深切感受到战地医者的英勇与智慧。学生朱志峰说:“在四渡赤水的危急关头,卫生员们用绷带作舟、用竹竿作桨,创造了战地救护的奇迹,这种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医学生需要传承的宝贵财富。”
实践团还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参观学习。面对战争时期简陋的医疗设备和再现的救护场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王鹏勇感慨:“从战火纷飞到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白衣战士的忠诚与担当。”

通过此次研学,实践团学员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思考中升华认识、在实践中锤炼党性,不仅深化了对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的理解,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卫生文化、担当健康中国使命的信念。大家一致表示,要将红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长为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医德高尚的“大国良医”,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近年来,学校师生还创作了原创歌曲《重走红医路》,拍摄了20余个红色卫生文化故事短视频,让更多医学生了解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建立发展的历史,将红医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化认同与责任担当。(文/图 刘俊华 陈怡灵)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X融媒体中心
部门审核:程赛杰
责任编辑: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