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项公开

南昌医学院2024年度十大新闻揭晓!

时间:2025-01-22   点击数:

2024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

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

全校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以改革创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党建思政、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红医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项事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全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专题学习,专题部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建立班子成员带头学、基层支部集中学、党员干部经常学的“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切实把学习领会的新体会新认识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新举措,持续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全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建设的部署要求,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2024年,《铸魂补钙 打造党员教育“红色四大课堂”》被评为省直机关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193EF


二、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务实见效。

4月16日,学校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省委、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有关会议精神,对全校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通过开展集体学习研讨、举办辅导报告、举行中层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展“沉浸式”警示教育、高质量讲好纪律党课等举措,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务实见效。学校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分层分类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举办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三、省委、省政府领导来校调研指导工作

3月8日,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李红军前往红谷滩区未来科学城,察看了南昌医学院九龙湖校区等项目建设情况,调研重点医疗、教育项目建设,充分肯定建设成效。

1D24F

3月5日上午,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孙洪山到南昌医学院调研学校建设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深入危急重症及外科护理实训室、临床医学院、学生食堂等处,现场观摩课堂实践教学,勉励学校在医学拔尖人才培养、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深化产学研用协作、创新临床教学实践等方面下足功夫,有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E08F

7月18日下午,省政府副省长史可到南昌医学院调研座谈,听取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情况汇报,考察新校园建设情况。他强调,南昌医学院要紧紧锚定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力以赴打好四大攻坚战,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为助力健康江西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614F


四、南昌医学院第一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

4月2日,南昌医学院第一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大会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回顾了学校过去一年,紧紧围绕全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推进新时代卫生健康“四区四高地”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党的建设、内部治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对外交流、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绩;凝心聚力部署谋划学校2024年工作,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紧扣内涵式发展主基调,唱响追赶超越主旋律,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始终锚定质量和特色,攻坚克难抓改革,守正创新促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取得新成效。

1A42E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呈现新气象

2024年秋季学期,学校联合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施本科分段教学改革,13家教学单位师资协同共建本科课程,共29个班级、1607名学生前往教学单位学习,构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体系,努力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培养更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EF37

一年来,学校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南医特色育人品牌。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加速形成,新增获批医学类国控专业口腔医学(100301K)、特设专业智能影像工程(101013T)及养老服务管理(120414T)3个本科专业,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建设,加快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医教研协同步入发展快车道,每月定期召开附属单位工作联席会,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研平台、环境设备等方面与各附属医院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以临床激发科研开展,以成果转化推动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服务健康江西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更见实效,先后举行思政课建设师生座谈会、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首届红色文化节暨红色文化育人成果展示会等,围绕推进新形势新任务下思政课建设交流研讨、凝聚共识,切实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持续提升育人实效。2024年,学校选送作品荣获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本科组一等奖,红色文化思政课程分获江西省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创作的多部红色文化作品连续4年荣获江西省教育厅“红色”系列活动一等奖。

1AD26


六、学校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年”启动仪式暨科研教学奖励大会,科研成果取得新进展

5月30日下午,南昌医学院召开高层次人才引进年启动仪式暨科研教学奖励大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秋根为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杨俊涛研究员、张青锋教授颁发聘书,校领导为获得科研、教学奖励的教师代表颁奖,凝聚起学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等全方位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升级,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学校(含附属单位)今年已成功获批省重点实验室14个。2024年,南昌医学院及附属单位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2项,合计获批直接经费758万元。学校申报的江西省教育厅“炎性疾病-痰证”药物筛选关键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学校教师主持申报的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医疗机构制剂鳖血逍遥颗粒及鳖血柴胡配方颗粒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成功获批立项,并获得120万元的专项研究资金支持。

11FF5


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取得新突破。

2022年学校获批我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2024年新增学科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优先用于学位点立项建设,全面赋能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我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五项核心指标”达到预期目标,护理、医学技术、中药学、中西医结合4个支撑学位点立项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校本部和5家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47人,硕士生导师335人。2024年,学校与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签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其中与南昌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80名(含专项计划70名),与江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2023年,学校与爱尔兰芒斯特省理工大学签署了护理硕士人才的联合培养合作协议,2024年,从各直属附属医院选送10名护士前往爱尔兰攻读硕士学位。

1CE3D


八、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5月24日,南昌医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启动大会,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会议强调,本次合格评估是学校首次接受国家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检阅,事关学校生存发展大局,事关每个南医人的切身利益,也是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成效的全面评估,也是对学校发展理念、定位、路径和规划的系统检视。全校上下要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全面启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明确目标、挂图作战、靶向发力、精准突破,坚决打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攻坚战,奋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交上一份不负使命、不负期望、不负历史的评估答卷。

18C6F


九、高位统筹“一校两区”规划建设,九龙湖新校园建设已从“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5月31日,南昌医学院新校园(一期)建设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新校园建设是学校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南医加快推进“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2024年,学校多次召开现场调度会加快推进新校园建设,紧盯目标任务,凝聚各方合力,力争将新校园项目打造成为优质、高效、廉洁、安全的精品示范工程。目前新校园(一期)建设项目取得新进展,当前项目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收尾工作、机电安装工程以及室外园林绿化工程等施工,整体项目预计2025年2月可竣工交付。新校园的建成,可满足10000人办学规模,将明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为学校发展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1D13E


十、国际交流合作迈出坚实步伐。

12月1日,由南昌医学院、北京华通国康公益基金会主办的2024中爱—医学教育论坛暨爱尔兰护理硕士毕业典礼成功举办。爱尔兰专家赴中国学术交流访问团来校访问交流。

12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秋根率团访问日本和新加坡。期间,访问团与两国知名高校及有关机构开展多方面对话交流,进一步深化了我校与日本、新加坡知名高校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拓展了国际人才培养渠道,助力学校国际化办学高质量发展。

18C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