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明:坚守“匠心”,孜孜追求,勇攀高峰
胡慧明,女,1986年9月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药学与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南昌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南昌医学院药理学学科带头人。先后荣获南昌医学院“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十佳青年”“优秀学科组长”等荣誉。她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行动格言,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一、立德树人,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胡慧明同志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活动中,积极践行“正面教育理论”,德育并举,严格要求,从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科研指导及人生规划等方面倾注大量的精力,塑造医药学子的使命担当。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改促教、以改促学、教研相长,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实验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主持完成省级教改课题1项。
胡慧明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积极引导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在她的熏陶下,很多学生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心中埋下了科学研究的种子。她指导学生获批并完成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各1项,指导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 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9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荣获国家级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然科学类(江西赛区)三等奖1项,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江西赛区省级选拔赛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各类赛事获奖3项。
胡慧明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学科比赛
二、追求卓越,做好科技创新的领头雁
胡慧明同志努力追求科研创新,勇攀学术高峰,长期致力于中药抗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中药降血脂新药研发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其他市厅级以上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论著4部,申请专利3项。一个人强不是强,团队强才是真正强。胡慧明同志在自己追求卓越同时,积极组建科研团队。她主动带领学校青年教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并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在学校首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她积极组织、分工协作,有效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并获得了团体三等奖的成绩。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多项横向课题研究,促进产学研融合,与江西沃华济顺医药公司合作,以荷丹片“优质增效,技术升级”为目标开展研究,通过团队努力实现了荷丹片的产能与质量的双向提升,打造了荷丹片的绿色制造体系,2022年产值达到1.42亿元,利税0.37亿元,有效推动了地方中医药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胡慧明教师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学交流
三、无私奉献,做好爱岗敬业的排头兵
胡慧明同志敢于直面挑战、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药理学》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面向学校大部分专业开课,胡慧明作为药学院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需将大量的教学计划安排下去,每学期她带头承担200余学时的教学任务,为其他同事做出了表率。2017年博士毕业后至今,累计教学总课时2950,年均授课计划学时达到420以上,课堂教学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认同与喜爱。
她主动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服务,撰写了南昌医学院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药学学科硕士学位点建设的申报材料,协助部门领导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方案和建设规划,目前学校已被列为江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重点建设单位。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学校“赣药+”现代产业学院的申报与建设工作,促进“赣药+X”学科的布局与优化,推进学校“赣药+”现代产业学院的全面建设工作。
“赣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汇报
“育人者必先育己、身不修则德不立”,胡慧明同志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诠释着一位党员教师的“工匠精神”,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奉献,恪尽职守,孜孜不倦地奔跑在追求教学科研的前沿。